石道弯弯,石阶历历,青苔斑斑,尽显幽静古朴,越发引人遐思。下涯镇丰和村四峰自然村,果然是个世外桃源般的避世之所。因为“建德侯”孙韶的后裔聚居在此,四峰也因此得名孙家村。

说起建德侯,建德人可谓家喻户晓。孙韶(公元188—241年),字公礼,今建德市梅城镇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武将。本姓俞,孙策爱其善用兵,有将才,收为义子,赐姓孙。孙韶因战功赫赫,在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领建德侯,取“建功立德”之意,建德之名因之诞生。

史书记载,建德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置县。据《三国志•吴书•孙韶传》:“孙韶字公礼……权(孙权)为吴王,迁扬威将军,封建德侯。”据《三国志•吴书•大帝记》,孙权为吴王是在黄初二年,当年孙韶即被赐封建德侯。民国《建德县志》卷十四载:“孙韶字公礼,原县之俞姓子,孙策爱之,赐姓孙,列之属籍。”

请输入图片描述

孙家村的建德侯孙韶像 王建录摄

孙家村作为“建德侯”后裔移居之地,初建于唐末,具有浓郁的三国文化特色及历史文化底蕴,于2016年入围浙江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被认定为杭州市千年古村落,2019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要说孙韶,还得从其伯父孙河说起。孙河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与孙坚同族,后过继给姑父俞氏,随孙坚东征西讨,常为前驱,屡立战功,深受孙坚倚重,“待以腹心之任”,被孙坚赐姓为孙。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孙权的弟弟孙翊镇守丹杨郡(今安徽当涂),在孙翊欢送各县至郡述职的长吏回县的宴会上,郡中一个叫边洪的人竟将年仅20岁的孙翊杀害。时任庐江太守的孙河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数骑奔赴丹杨郡治所在地宛陵(今安徽宣城),怒斥郡中的妫览办事不力,致使孙翊被害。妫览和戴员害怕事后被孙权处罚,于是趁孙河不备,残忍将其杀死。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严州古城的建德侯孙韶像 图源梅城镇

时年十七的孙韶,惊闻伯父被害噩耗,悲恸不已。后担心奸贼乘机来攻,于是强忍悲愤,召请伯父旧部将校加强御敌守备。时孙权从椒丘城(今江西新建县北)率军归吴地,到京已晚,在城外扎营。孙权试探孙韶警备如何,乃令部分军士佯攻惊扰。孙韶警戒森严,士卒都在城上严阵以待,一声号令,兵士呼天喊地,箭发如雨。孙权颇为满意,委任孙韶为承烈校尉,统帅孙河原有的部属。后为广陵郡(今江苏江都县东北)太守、偏将军。公元221年升扬威将军、封建德侯。

自从孙权因与刘备于公元221年爆发夷陵之战而迁都武昌之后,孙韶多年未与孙权谋面。直到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回建业(今江苏南京)之后,孙韶才有与孙权见面的机会。孙权当面问他青州与徐州各个军事据点与驻军的数量,以及魏军将帅的姓名,他都了然于胸,对答如流。孙权很高兴地说:“吾久不见公礼,不图进益乃尔。”于是,加封孙韶为幽州牧、假节。

孙韶于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去世。有子女孙楷、孙越、孙异、孙奕与孙恢等。孙韶后裔世居建德(今建德梅城镇),五代十国间,因战乱迁居现下涯镇马目孙家山,遂在此奠基筑村,子孙繁衍成村落。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严州古城 图源梅城镇

孙家村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朴的传统村落格局和优美的历史人文景观。如今,孙家村保存有纪念孙韶的建德侯庙和孙氏祠堂富春堂。

建德侯庙坐落于下涯镇丰和村四峰自然村的一处小山坡上,村头有建德侯亭当溪跨桥而立,亭和庙都掩映在几棵古樟中,显得庄重肃穆。入庙谒见,正中是孙韶与其义父孙策,左侧是一位家将,右侧是孙韶的偏将。这是建德唯一的奉祀建德侯孙韶之庙。

请输入图片描述

建德侯庙 王建录摄

富春堂始建于北宋宣和至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19年—1131年)。据建筑风格判断,现存的富春堂建于清中期。堂内挂有两块匾,一块写着“富春堂”,另一块写着“汉富春治”。厅堂正中有巨幅孙韶雕像,威猛高大,英气逼人。两侧前方木柱上有一副楹联写道:“汉祖宋宗权曰治国安邦策,扬威耀武尽显封侯立业权。”“策”“权”分别是孙氏兄弟的名字。

围墙门厅构造令人称奇。区区四平方米的门厅,两侧砖墙均外倾而不倒。原来挤紧门框根部的四块奠基物中,有三处为石,还有一处为木块,取东吴只获半壁江山还没有天下一统的意思。2012年,在上级文物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对祠堂进行了修缮。该祠堂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古典式砖木结构。梁上的木雕,经受住了岁月的侵蚀,古色古香,精美依旧。

孙家村落现有的街巷空间、公共空间、建筑形制,打上了比较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孙家村是孙韶故里,是研究三国文化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历史知识的重要场所。

请输入图片描述

孙家村鸟瞰图 王建录摄

在富春堂,祠堂前排柱子和柱石都是方形的。传说孙氏家教甚严,方柱取意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有形,家风无形,孙氏家风家训,成为“润物细无声”的传承。

请输入图片描述

富春堂 王建录摄

孙氏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孙氏家族人才辈出,多有勤业报国、刚直守节的历史名将。小小孙家村,还出了两位进士:孙瑫,北宋咸平年出生,赐进士,官至大理寺正卿;孙敏,北宋景德年出生,赐进士,官至朝廷殿臣。据村中的孙双连老人介绍,在世的孙氏后裔中,从辈分最高的“德”字辈,到辈分最小的“瑞”字辈,也已是七世同堂。据《孙氏宗谱》记载,孙武为孙氏第13世、孙膑为第15世、孙权为第29世、孙韶为第30世。

为传承孙氏家风家训,孙氏族人对《孙氏宗谱》进行了修订,共号召孙氏后裔834人出资出力,按照上门查访、理清辈分、建立信息、初稿审核、定稿印刷的过程,得以重修圆谱。1套《孙氏宗谱》原谱授予族长,在族长间世代相传;另外10套新谱按照“天地人和日月星辰万福”的编序,分别被授予孙氏10房。如今,遵家风守家训在孙家已蔚然成风。

请输入图片描述

孙氏家风家训

孙家所在的丰和村以文化礼堂为依托,打造孙氏家风展厅,陈列展览“日勤日俭、惟耕惟读”的孙氏家风和“乡约当遵”等十六则家训,传扬孙韶故事,教育子孙后代恪守正道。同时,当地还组织开展送家风入户、文艺演出等家风家训传承活动。如今,孙家村家家户户都收藏着《孙氏宗谱》,“乡约当遵 宗族当睦 职业当勤 节俭当崇 姻里当厚”等孙氏家风内容也在丰和村全村推广。

孙氏家风贯穿孙氏的生活,影响着孙韶后裔的为人处世。而孙韶以及他不屈不挠智勇善战的坚韧品格,又何尝不是以建功立德为内核置县立市的建德,一笔殊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修改:2024 年 09 月 30 日
看到这里了,文章有用?请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