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桥就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串故事、一缕情感、一场回忆。严州古城就有一座久负盛名的古桥,跨越在建德梅城东门外的碧涧(碧溪)之上。
这碧涧偎依于巍峨的乌龙山怀抱之中,涧呈丫字形,分东西两涧。东涧发源碧涧(碧溪)坞底之长弯、杨梅诸山弯,绕北高峰山脚蜿蜒汇于主涧;西涧发源于乌龙山祖师殿澄溪涧、玉泉寺玉泉涧,经龙高坞汇主涧于一流,向南流入新安江。在入江口不远处,就是严州城东门。宋时称望云门、朝京门。明李文忠改筑城郭后改称兴仁门。由此通往严东关的驿道或到东津码头必经碧涧而过。古时,州、府、县官吏来严上任或离任及京都要员来严均从严东关东津码头登岸,然后车马肩轿进城或出城,而严东关宋朝时设有富春驿、东津税务所、东馆楼,明朝洪武年间改严州驿,碧涧溪流就成为阻隔驿道的屏障。
每逢雨季或骤降暴雨,碧涧就浊浪滚滚、溪水横溢。正如唐朝睦州司马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诗中所描述:“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那样的景象。
唐代诗人刘长卿,字文房,宣城(今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河北)。唐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岭南巴尉、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陷贪赃,后贬睦州(今浙江建德梅城),任司马之职。唐朝司马是一个特殊的职务。一般京官被贬,都是贬为司马,没有实权,只享俸禄,基本上没有政务,是一个很低级的职位,可以说是一个闲职。
刘长卿到任后,在城东北碧溪坞建了一幢别墅,雅名“碧涧别墅”。在此休闲寄情于碧涧山水,创作出无数精彩的诗篇。从京城长安来访的好友和过往睦州的官员、名人、雅士,时常相聚碧涧别墅。刘司马与其赋诗酬唱,留下不少传世佳作,其中就有一首《蛇浦桥下重送严维》:“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明日行人已远,空余泪滴回潮”。
严维,字正文,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唐至德二年进士。擢辞藻宏丽科,调诸暨尉、辟河南幕府,终秘书省校书郎。严维《答刘长卿蛇浦桥下重送》诗曰:“月色今宵最明,庭闲夜久天清。寂寞多年老宦,殷勤远别深情。溪临修竹烟色,风落高梧雨声。耿耿相看不寐,遥闻晓柝山城。”
遇溪架桥是亘古至今的必然途径。在碧溪入江处架桥,始于哪个朝代恐怕难以定论。但从刘长卿《蛇浦桥下重送严维》及严维《答刘长卿蛇浦桥下重送》的诗中,可以寻觅到这个关于年代的答案。“蛇浦桥”是刘长卿诗中所提及的碧溪桥名。这是碧涧有文字可考的最早桥名,在刘司马未到任之前就应该有“蛇浦桥”了,可以说“蛇浦桥”就是“老虎桥”的前生。那时候,石桥垒砌简陋,难以承受山洪冲击。因此历朝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如此循环。
到了宋朝景定年间,“蛇浦桥”被洪水冲塌,郡人王炎捐资重筑。此桥由“蛇浦桥”改名为“佘浦桥”。
元朝时期,仍然继续使用“佘浦桥”之名。元末明初,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率胡大海、邓愈诸将,势如破竹,打败驻守建德路的元朝守军,占据固守建德城(今建德梅城)。元朝至正十九年三月,张士诚派兵攻打严州城(今梅城),前锋部队经“佘浦桥”围攻东门(南宋时称朝京门)。李文忠率部经“佘浦桥”与张士诚部正面交战,另遣一部从百顺门经鲍婆岭,出碧溪坞绕至敌后,内外夹击,张士诚部溃不成军,夺桥落败而逃。
明洪武初“佘浦桥”又被洪水冲毁,于是又重建。明成化七年,严州知府朱暟又对该桥予以复建拓宽。
清康熙年间,原桥垒石不牢固,若遇水患极易倾塌。康熙七年,严州府协镇鲍虎(协镇清代为副将别称),为山西应州人,是明末清初战功显赫的将军。明末降清,康熙元年任他为严州城守副将。驻守严州城时,清叛将耿精忠率众来犯,占据严州寿昌县,被鲍虎部击败,收复失地。后又伪总兵王飞石等进犯淳安县时,被鲍虎生擒。康熙十六年,淳安万余众响应耿精忠反清,占领淳安县衙,被清官兵击溃,散隐山谷间,鲍虎率部清剿,头领贞玉被俘获。因此,鲍虎屡立战功。鲍虎不仅在军事上战功卓著,而且乐善公益。他慷慨解囊,捐俸禄对该桥进行重建。
此桥泄水处采用单孔石砌拱门,就像城门样。起砌工艺十分考究,采用桐油、石灰、糯米混成粘合剂,浆砌垒石,使石拱桥梁非常坚固。下泄水道均采用青石板铺砌,使溪水畅流无阻。1955年6月,梅城发生了特大水灾,古城几近淹没。而该桥遭受洪水冲击,依然屹立不动,安然无恙。可见其当时的筑桥质量和技艺何等高超!何等了得!该桥桥面宽敞,桥宽约5米,拱桥连岸桥长约30余米。桥面两侧建有青石护栏,在东西桥头立石刻卧虎二只。因此俗称“老虎桥”。为什么要在东西桥头立石虎呢?立石虎有虎镇石桥之威意。由于岁月久远,关于这四只石虎的传说众说纷纭。据传与堪舆有关。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而“老虎桥”之位属青龙之位,非白虎之位,有碍风水,因此有人将它砸碎抛入江中,真相到底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桥建成后,将“佘浦桥”改官名为“青云桥”。然后石桥北侧分别嵌入“青”“云”“桥”三方青石镌刻。但“老虎桥”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1969年,因富春江水电站竣工蓄水,历经三百六十多年的“老虎桥”淹没于水下。而今“老虎桥”沉睡于水下已有五十余载,成为碧水之下的历史文物。幸逢盛世迎来严州古城改造的机遇,近年,建德于三江口离古桥址不远处,建起一座别具一格古色古韵的钢制内河浮桥,仍沿用“青云桥”之名,但“老虎桥”俗称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如今成为严州古城一处靓丽的水上景观,吸引无数游客登桥游赏三江口之旖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