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之家 - 梅城 https://www.jdzjw.com/tag/%E6%A2%85%E5%9F%8E/ 建德航空飞行营地项目 https://www.jdzjw.com/202411/523.html 2024-11-16T14:33:09+08:00 根据建德发布消息,位于建德梅城镇千鹤村的梅城鹤彩航空飞行营地,即将开工建设。什么是航空飞行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是指为大众提供因地制宜的航空运动知识普及、航空运动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飞行服务和产品而设立的综合场所。该项目由建德经开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建设,总用地面积为92.71亩。主要内容包括新建一条600mX20m的跑道、直升机固定翼停机坪、停机库,改造飞行员之家、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预计2024年11月开工,2025年1月底前投用。项目实施的意义应用场景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产业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市场需求的直接体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市正深入推进“1+1+2+20+20”的航空器起降体系工作(即1个通用航空机场,1个无人系统试验测试基地,2个航空飞行营地,20个通航旋翼机和eVTOL两用垂直起降点,20个无人驾驶航空器末端起降点),而梅城鹤彩航空飞行营地就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梅城鹤彩航空飞行营地将与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形成呼应,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作为主运输机场,主要作为个人飞行、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等“通用航空”飞行起降任务使用,涵盖短途运输、空中物流、空中旅游、空中表演、空中测绘、农林喷洒、应急救援等特殊飞行任务。航空飞行营地主要是开展轻型运动飞机的飞行体验、执照培训等“航空+体育+文旅”综合性业务。该项目既是建德打造低空“新基建”、完善地面基础网的创新之举,更是建德分类管理航空器,为后续打造“通用航空器与无人航空器融合运输场景”的必然之举,既提升了当前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的运行效率,也提升了建德5700平方公里空域的使用率。项目完成建设后,将打通梅城、寿昌两座古镇的空中通道,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游玩体验和全新视角,为航空爱好者提供众多体验项目,为航空学飞者提供优异的理论和技能教学配套,同时也将常态化举办赛事和活动,推动低空经济向着多元化发展,为建德空中全域飞起来、热起来夯实基础。 浙大西迁第一站—梅城往事 https://www.jdzjw.com/202411/519.html 2024-11-16T14:29:09+08:00 87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7年的11月15日,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乘船到达建德,由此走出了抗战历史上著名的“文军长征”的第一步。这一步让梅城与浙江大学的历史紧密相连,浙大师生在这里留下的足迹,给梅城古镇的历史涂上了浓重的一笔,浙大西迁的梅城往事也值得我们回忆和珍藏。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寇全面侵华。8月淞沪会战爆发,华东地区岌岌可危。9月16日,杭州天气阴沉,这一天是国立浙江大学新学期报到的日子,由于战乱,新学期招收的366名学生中报到的只有174人。此前,杭州各大中学校纷纷开始讨论转移和疏散的问题,对竺可桢校长来说浙大迁移一直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建德也并非是首选之地。竺校长想的首先是不要走,如果非得躲避,就到湘湖去,因为那里有农学院,有100多亩土地,能够维持生存,能够稳定教学秩序。9月20日开学后,一年级新生被安排到天目山禅源寺上课,浙大本部师生在此后的日子里,也常常因警报而不能上课,学校下一步该往哪里搬迁已迫在眉睫。此时,湘湖是肯定不能去了,如果去湘湖等于没走,天目山上已经有一年级在上课,用房也已经紧张。浙大派出的考察人员陆续向竺可桢校长汇报了考察情况,竺校长在日记中记道:“谈及前二日赴桐庐与建德之经过。据云桐庐圆通寺已为省立初中捷足先得。严州则严州中学地方甚大,借其余屋已允,若去二三百人尚可应付云。”浙大西迁建德办学旧址在权衡比较后,竺可桢校长亲自赴梅城考察,并于10月5日浙大校务会议上决定将学校迁到梅城,之后派出人员到梅城,落实了部分房屋,解决用水、用电问题。至10月30日,梅城校舍的修理工作基本得到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全公亭登陆,形势紧急。11月8日竺可桢校长在日记中记道:“决定二、三、四年级于星期四、五、六各日移往建德,因敌兵登陆,一时不易剿灭,倭机将每日扰武林,无法上课,故不如早移建德为得计也。”从11月11日开始,浙大师生近千人分三批从南星桥三廊庙码头下船,在兵荒马乱中离开了他们心中的天堂——杭州,搭舟溯钱塘江、富春江而上,经富阳、桐庐去建德梅城。浙大师生迁至建德为了避免日机空袭,船多赶在黑夜或黎明时分航行。当时在浙江大学任教的钱宝琮全家祖孙三代随校搬迁,乘夜船经过七里滩(七里泷),写下《月夜过严陵濑》一诗,抒发心中的惆帐:“清浅严陵濑,携家一苇航。水声祛俗虑,夜气接岚光。月映秋江冷,云归远岫苍。高山徒仰止,行色太匆忙。”1937年11月中旬,初冬的霜雾笼罩着梅城。几天来,梅城南门码头陆续停靠了很多客船,一群群年轻的学生下船后走进梅城,他们的胸前都佩戴着国立浙江大学的校徽。浙江大学搬来后,师生、员工加上家属有1000多人,办公室、教室、宿舍分散在城内各处,加上其他迁来的学校,建德一时成了学校城,以致课余饭后街巷拥挤。浙大二年级学生被安排住在东城乾源当铺,三、四年级学生住在文庙、严子陵祠及何宅,教员宿舍在北门林场,校长竺可桢住在府前街3号孙宅,学校总办公厅设在方宅。至11月16日,留校人员大部分都撤到了建德,部分图书仪器也分批运往建德,但由于形势所迫,损失很大,且大部分书籍没有运出。11月底,由于严中已经停课,浙大又借用严中第二部作为一年级学生、教职员宿舍及教室。此时,之前迁往天目山的部分师生也到达梅城。由于人多房少,用水和照明也成为问题,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十分困难,授课却未尝稍辍,并且在竺可桢校长的主持下荟聚了众多名师英才。那个时候,时任国立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的苏步青在城中的天主教堂内为学生上课,这座小小的天主教堂被浙江大学临时改做教室,苏步青写得一手工整漂亮板书,学生们专心记笔记。青年教师章用刚留学回国,又值学校迁移,因而对他的欢迎会也是在防空警报声中进行的。在建德时,一个学生问章先生:“警报响了,老百姓都躲飞机去了,我们还上课吗?”这个学生或许以为既然要“逃警报”了还怎么读书呢?章先生回答说:“怎么不上课?”这位学生又问道:“那么,黑板挂在哪里?”章先生坚决地说:“可以挂在我的胸前!”浙大师生把艰苦的环境当作磨砺自己的机会,在分散难管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良好的校风校纪,为建德留下了百年名校的精神传承。浙大西迁建德教务处办公旧址浙大师生迁至建德后,师生最不适应的是看不到报纸,不了解国内外消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们最想了解的是战况如何。于是,以传播信息为主的《浙大日报》应运而生,每天安排两名学生收听广播,把消息记录下来,然后把它编辑,用蜡板刻出来,连夜就印好。《浙大日报》每天出500份,从12月1日开始,每到中午梅城的一些当地人就会到街上去买一分钱一份的《浙大日报》,了解战事新闻。竺可桢校长曾为《浙大日报》增刊撰写《百期纪念感言》,其中写道:“《浙大日报》是在中华民国全面抗战以后出世的,是在我们浙江大学颠沛流离中产生的,《浙大日报》之所以刊印,并不是偶然,而是适应环境的需要……《浙大日报》不但给我们以最近的消息,而且时时促进我们的自省……”浙大西迁路线图浙大西迁梅城过程中,敌寇已逼近苏州、嘉兴,兵锋直指杭州,此时的电机系学生洪鲲,再也没有心思读书。听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属下的诸嵊新宁游击总队派人来校招募游击队员,他与刘奎斗等12位同学踊跃报了名,表现出“读书不忘抗战〞的坚定决心。竺可桢校长积极支持他们的行动,于12月9日,派出校车将 12 位浙大游击勇士从建德送回杭州。临行前,浙大勇士特地向史地系主任张其昀教授辞行。张教授对洪鲲等同学马革裹尸的决心鼓励有加,写下了“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的赠言。12月1日,日军兵分三路围攻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相继沦陷。在梅城刚刚安顿好的浙大师生不得不面临再度搬迁。实际上在西迁梅城过程中,竺可桢校长已在作下一步打算,目的地是江西的吉安。12月13日,南京沦陷,浙大的避难所梅城已不能安居。几天前,这座小城第一次响起了防空警报。12月17日竺校长召开会议决定全校提早离开建德迁到吉安。杭州沦陷的那天建德下起了小雨,位于梅城小南门的码头边停满了民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浙大师生分批撤离建德,迁往700多公里外的江西吉安。从1937年11月15日浙大师生迁入梅城至12月24日开始迁离,浙江大学在建德办学虽不足两个月,但却是“文军长征”历史上的重要一步。今天,我们再度回望87年前浙大与梅城的往事,那些留存的档案、日记、老照片、老物件和老建筑已是我们珍贵的财富,为弘扬浙大西迁精神提供丰富载体和生动课堂。现在,我们要缅怀传承的是浙大先辈们不畏艰险的人性光辉,追求真理的坚定力量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双桂已随故人去 https://www.jdzjw.com/202405/shuangguiyisuigurenqu.html 2024-05-08T07:30:00+08:00 在梅城的旧府衙西北角,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院子,这是当年知府和其他官员读书、唱诗、喝茶、休闲的地方,因院中有两棵桂花树,故名青柯院。这两棵桂花树,一棵是金桂,一棵是银桂,每到秋高气爽之季,金银两桂竞相开放,香飘全城。青柯院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根据专家鉴定,院内两棵桂花树的树龄都在800年以上。假如这两棵桂花树是在建院子的时候栽种的,那么青柯院至少在宋代就有了。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哪位知府在院子的一角建了一座石亭,因院取名青柯亭。院与亭几经兴废,唯院中那两棵桂花树处变不惊,岁岁年年,开花不止。乾隆三十年(1765),这座院子又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他的名字叫赵起杲。赵起杲是山东莱阳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出生,从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小说之类的“闲书”。赵起杲有个同乡叫周季和,比赵起杲大十一岁,一直在济南当私塾先生。有一年冬天,周季和回家探亲,得知赵起杲爱读“闲书”,就把自己在济南教书时抄来的两册《聊斋志异》送给了赵起杲。书的作者叫蒲松龄,也是山东(山东淄川,即今淄博市)人。赵起杲拿到这两册书,翻来覆去不知读了多少遍。书中写的全是狐啊仙的故事,精彩得让他深深着迷,而且文笔也相当雅致,大有左氏之韵味,司马氏之遗风。赵起杲读完两册手抄本,感觉很不过瘾,总是追着周季和问,蒲老先生是不是就写了这点故事?周季和说,先生写得很多,是我没有抄完。这句话,把赵起杲的胃口吊得高高的。从此,他开启了寻访全书的艰难历程。也许是因为赵起杲喜欢读“闲书”的原因,他一直没有考中进士。乾隆初年,他以贡生的身份,在当地当了一个小吏。后来经人推荐,南下到福建,先后在连江和古田当知县,这对一个只有贡生身份的人来说,也已经相当不错了。赵起杲虽然当了县官,但寻访全本《聊斋志异》的事始终没有忘。在福建,他认识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文人——郑方坤。郑方坤是雍正元年(1723)的进士,曾先后在山东登州、武定州、兖州当过知府,也喜欢收藏各类书籍。一天,赵起杲前去拜访回家省亲的郑方坤,果然,郑方坤藏有《聊斋志异》的全抄本,这让赵起杲欣喜若狂。在他的死缠硬磨下,对方终于答应,允许他抄个副本去。赵起杲请人到郑方坤家抄来了全本。仔细阅读后,发现与周季和的抄本稍有不同。他认为,这应该是蒲老先生的原始稿本,至少是最接近原本的。可是,这么一部好书,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影响力终归有限,要想办法把这部书刊刻出来,让全天下的人都有机会读到这部书。于是,刊刻《聊斋志异》就成了赵起杲的志愿。可是,要刊刻这么一部大书,没有一定的资金作基础,是难以做到的。乾隆二十六年(1761),赵起杲调到杭州任总捕,这是一个负责刑事侦察和维护治安的州官。由于他善于处理各类案件,得到杭州知府的信任,很快就被提拔为同知(副知府)。当时杭州的刻书业是天下闻名的,赵起杲便开始筹措资金,准备在杭州把《聊斋志异》刊刻出来。但人算不如天算。乾隆皇帝数次下江南,每次都要在杭州逗留很长一段时间,这可把杭州的大小官员都给忙坏了。刻书的事也就一拖再拖。不过忙有忙的好处。对赵起杲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因为工作做得出色,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不久,他就被提拔为严州知府,时间是在乾隆三十年(1765)。与杭州相比,严州的地方事务就少得多。赵起杲的官虽然升了半截,但空闲时间反而多了。而且严州的刻书之风盛行,在这里刊刻《聊斋志异》,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赵起杲拿出几乎已被翻烂了的周季和抄本和新抄的郑方坤藏本,另外,他还从一个叫吴颖思的人那里借到了另一种抄本。有了这三种抄本,刊刻工作就有了相当的基础。他对这三种《聊斋志异》抄本作了细致的研究、比较,决定以郑方坤抄本为底本,以另两种抄本作校勘。他在杭州工作时,结识了著名文士余集和著名收藏家鲍廷博。他把余集和鲍廷博都请到严州,编校方面的事让余集担任,资金筹措方面的事由鲍廷博承担。他还把自己的弟弟赵起杭,以及朋友郁佩等都请到衙署里来,一起参与。为了扩大影响,赵起杲还邀请了当时的名流王承祖、魏之琇、沈烺等,为刻本题词。刻印事务由陈载周负责。赵起杲请来的这批雅士、精英,会聚在严州,会聚在青柯院,校勘的校勘,抄写的抄写、刻板的刻板,印刷的印刷,装订的装订,忙得不亦乐乎。刻书,不仅是一件苦差事,也是一件烧钱的事。据推算,乾隆年间每刻一页书,大约需要0.4两白银,《聊斋志异》共有十六卷,有近一千个页码,也就是说,刻这部书,总共需要400两白银,一两白银在当时可以购买70多斤大米,400两白银就可以买28000多斤大米,这个数字大约是25个中等人家一年的口粮。所以,尽管有收藏家鲍廷博的鼎力资助,那也是杯水车薪。可以想见,当时赵起杲的压力何其之大。赵起杲省吃俭用,还典当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但资金的缺口仍然很大。所以,他只有在材料上做减法,他把每页书的版心尽量缩小,小到每个筒子页只有19×13.4厘米。这样的书用现在的话来说,简直是一种袖珍本。每当日落西山,赵起杲一忙完公事,就来到青柯院,与大家一起工作,这样的日子足有半年多。到了第二年秋天,正当青柯院中那两棵桂树含苞待放、《聊斋志异》的前十四卷也印得差不多的时候,得力干将余集要起身赴京赶考,暂时退出了编校工作。赵起杲也为本年度的严州乡试忙得不可开交。当院子里的金银双桂怒放的时候,赵起杲病倒了。他把鲍廷博叫到身边,对他说:我知道自己将已不久于人世,刻书的事你一定要担当起来。书成之后,第一部要烧在我的坟头。没过多久,赵起杲就带着对《聊斋志异》永远的牵系,闭上了双眼……在鲍廷博的主持下,《聊斋志异》的刊刻工作一直在继续。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十六卷本《聊斋志异》终于全部完成,世称青柯亭本,也是第一个刻本。鲍廷博捧着第一部新书,来到澄清门外的新安江边,在赵起杲的坟前摆上祭酒,点上香烛,十六卷《聊斋志异》纷纷化蝶而去。因刻书而穷到以典当度日的知府大人,因刻书而客死他乡的书痴赵起杲,此时此刻应该可以安息了吧。昔人已乘秋风去,院中空留桂花香。金桂和银桂,你们是第一部《聊斋志异》刻本的第一读者,书中的那些神鬼狐仙的故事,一直感动着你们。两百五十多年来,你们一直在为它们那些惊天地的故事所号泣,以致最后沥尽了你们的全部精血,先后追随故人而去。而今的青柯院里,再也看不到赵起杲那专注校书的神情,再也没有了那批文人雅士忙碌的身影,甚至连那两棵历经800多年风霜的金银双桂,也早已失却了当年那浓密的荫郁,只剩两截朽桩(听说那棵金桂在林业专家的努力下,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复活)孤凄地陪伴在蒲松龄的半身塑像旁。那座连中国文学史都绕不开的青柯亭,也已被荆棘杂草甚至蛛网所包围,亭柱上的那副“桂馆秋香青柯传世,梅城春丽志异留仙”的对联,也有一半倒在衰草丛中。走在青柯院中,好似走在《聊斋志异》的书中一般,让人感到好不凄荒。作者:沈伟富 梅城古城闹元宵,烟花映红三江 https://www.jdzjw.com/202402/meichengguchengnaoyuanxiaoyanhuayinghongsanjiang.html 2024-02-27T19:17:00+08:00 2月23日晚,璀璨的烟花秀在严州古城上空绽放,火树银花闪耀古城街巷,彩练当空映照三江两岸,绚丽的焰火点亮千年古府,营造了浓厚的元宵氛围。这场以“龙腾盛世,福耀严州”为主题的烟花秀是“‘宋’福杭州年,我在建德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分为“严州‘宋’福”“古城复兴”“三江共富”三个篇章,以绚丽的烟花,营造出欢快喜庆的节日氛围,渲染出三江共富的美好景象。有近3万人在现场观看了这场精彩的烟花秀,古城夜空被装点得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和惊叹声,大家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一美好瞬间。